
会战背景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平津相继失陷,为有效打击日寇继续南下的狼子野心,中国统帅部决定把上海的日本三千海军陆战队歼灭,把上海的日军全数赶下海。
1937年8月13日,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麾下国民党第九集团军3万多人,开始对日本海军陆战队上海总部发起总攻,淞沪会战正式打响。
1.战前的上海苏州河
淞沪会战前的上海苏州河,繁荣、祥和宁静。河岸大小船只密密麻麻的停靠着装卸货物,河心航道上船只穿梭来往不绝。
苏州河上海的市区,不远就有一座宽宽的大桥,桥上、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。河岸两边高楼大厦林立,所有的一切,无不描述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活力和繁华。
战前的上海苏州河
2.日寇轰炸闸北
1937年10月份,日寇对上海闸北的一次大轰炸,日寇飞行员航拍了这张照片。
天空中一架架从东海日海军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呼啸而过,天幕下的上海闸北,已经是硝烟滚滚、大火冲天。
日机轰炸闸北
3.闸北硝烟
下面的的照片是日寇飞机一枚航空炸弹刚刚爆炸后,升起的蘑菇云,远处很多房屋已经被毁坏掉。
1937年11月,就在淞沪会战之际,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《航空部队使用法》,其中第103条规定:“战略攻击的实施,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、经济、产业等中枢机关,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,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,挫败其意志。”
这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以平民为目标的战时法规。
被轰炸的闸北
4.巷战
8月14日,开战第二天,在日海军陆战队上海总部附近的一条大街上,日寇正趴在防线后面,和远处的中国军队相互射击。
照片近处是一辆日寇装甲车,一名军官正趴在车上做掩体指挥战斗。远处是一家汽车公司和几家商店,已快在战争中毁掉。
巷战
5.外白渡桥日寇防线
1937年8月16日,日军占领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,并拉起了铁丝网,建立起来了防线。
这一天,我国空军32架飞机也对吴淞口的日本军舰和陆战队总部进行了轰炸,并击毙日寇武官本田,夺回五洲公墓、爱国女校和粤东中学。
日军外白渡桥防线
6.黄浦江上日寇军舰
8.18日,上海市区的黄埔江江心,一艘日舰已经抛锚支援市区陆地上的日寇战斗。
在18日,日军在上海市区及周边的水域,已经聚集最少50艘军舰了,其中驱逐舰25艘,大巡洋舰5艘,航母2艘以及大小炮舰20余艘。夜里,日寇把军舰开到美军军舰附近,炮击上海市区我军战地。
黄浦江上日舰
7.杨树浦附近的日寇前线
8月20日,日寇的前沿防御阵地,大概在杨树浦一带,近处的沙袋内,是几名头戴钢盔的日寇,远处的白色建筑,在日寇军舰的炮火轰击下已经是浓烟滚滚。
8月20日,中国政府正式成立战时大本营,蒋介石任大元帅,华东华南区域分三大战区,分别由张治中、冯玉祥和张发奎任司令长官。是夜,我军分3路对日寇阵地发起了总攻。
日寇前沿阵地
8.抢劫归来
1937年8月24号,一队日寇扛着在附近商行抢劫到的日用物质以及粮食,正返回据点途中。远处一排排的房屋像是工厂或者仓库,很多已经被炸毁。
这一天,日军航母上的105架飞机同时起飞,分别轰炸上海,杭州和南京。
这一天,敌千余人在吴淞登陆,我保安1团进行阻击,第87师即派261旅1营增援,与敌激战。第98师击退狮子林之敌。 第36师和第87师抽调4个团,将张华浜之敌包围。 我军撤出杨树浦,沿租界路口固守。 蒋大元帅亲临上海前线视察。
日寇抢劫过来
9.吴淞村落
8月下旬,黄浦江北岸的吴淞一角,照片上不见一个人影,村庄已经毁于战火,江岸还矗立着残留的已经烧黑了的桥柱。
淞沪战役,淞既吴淞,指的是黄浦江入海口,西北角那一片区域,这个地方是中日两军激战最猛烈的地点之一。
吴淞村落
10.日寇飞机轰炸中国军队防线
照片是日寇从日军视角拍摄的,拍摄于9月10日,远处硝烟滚滚,是日寇飞机正在轰炸上海军工路周家宅附近的中国守军。
鬼子兵们聚集在一起,等待冲锋的命令。
周家宅阵地
11.日寇庆祝占领上海市政府
9月13日,两名日寇兵挥舞着小白旗,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,站在写有“上海市政府”牌子的建筑物前,庆祝占领上海市政府。
庆祝
12.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射手
三名日寇三年式重机枪射手,一主两副,头戴防毒面具,正严密注视着远处空中的中国战机。照片拍摄于9.17日。
大正三年式重机枪,是日寇二战时期最为倚重的一款武器,可以平射可以高射,射程可达4000米,仿制于法国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。
三年式机枪射手
结语
淞沪会战打了3个月,是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、最惨烈的一场中日军队的对决,虽然最后以中方战败上海被占为结局,但是它有效的打击了日寇“三个月灭亡中国的”狂妄叫嚣,向国人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。
照片拍摄者是日本随军记者。